找到相关内容156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布施之道

    最后脱离生死苦海,达到解脱的彼岸而圆满佛位。这种究竟的布施又称为施度,即波罗蜜。  无论何种布施,都是以自己的所有惠施于他,破除自己的悭贪,令他人离苦得乐。如果又把因布施所得的果报一并回向给众生,对于自己的身财善根等一切再没有任何悭贪之心,这就是布施圆满。可见布施圆满与否,在于不能完全破除自己的悭贪,而不是说随众生所需,令他们脱离贫苦,这才是布施圆满。进一步说,的自性,不是与物为,而是以与...

    释恒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2039825.html
  • 明怡: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感受和认识

    神通,发微妙音。第一音是檀波罗蜜音,此音是布施之音,是佛在呼唤众生舍之者。地藏经中有一品专讲的是布施功德。布施乃成佛之法,佛多次说,者行无我施,具大慈悲心,将布施之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定成佛。...这次法会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地藏菩萨涕泪哀恳接受了这个使命,让佛不要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定教化令皆皈依三宝证涅槃乐。佛高兴地称赞地藏说:“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成就。”随后佛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菩萨及...

    明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1640414.html
  • 施舍与交换—一种谈论财富的可能方式

    般若精神于其中,故布施乃是无住布施、无相布施,因此布施者应以无贪著、无悭吝心修行布施,达到、所施俱空之境。如同《金刚经》所云,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若布施...有林林总总之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性:直接或间接展现“购买能力”的“物”。从财富的流通性来说,财富是公共的;但从财富暂时的归属状态来说,又有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之分,而当购买力被少数人垄断时,富人与穷人...

    吴忠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3541244.html
  • 法我的破遣

    有为故,俱无常故,俱相依待不能自主主他故,均非是我。且如色、心、心所,就其有自觉自动而反作用于其境界根身的莫如心、心所法,但心、心所即必依根缘境而后得生,即必依色法而生。无根无境识且不生,即自无主宰...色心等法。法我,即彼诸法于自于他,作主宰。自作主宰者,体实常住,不待他法,自存在,自起作用,永无毁灭故,如地恒坚,如水恒湿,如火恒热,如风恒动,如心、心所恒思维了别想象造作,有其体,有其相,有其...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743065.html
  • 施舍与交换——一种谈论财富的可能方式

    佛陀屡屡教导居士要以道求财。  认识到诸法的虚幻性,则布施已摄取了般若精神于其中,故布施乃是无住布施、无相布施,因此布施者应以无贪著、无悭吝心修行布施,达到、所施俱空之境。如同《金刚经》所云,菩萨应...品牌,即意味着拥有这个符号所带来的商业利润。虽然财富之表现形态有林林总总之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性:直接或间接展现“购买能力”的“物”。从财富的流通性来说,财富是公共的;但从财富暂时的归属状态来说,又...

    吴忠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150921.html
  • 关于佛教自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大相国寺自养状况为例

    水浇益众生则成就诸佛菩萨华果”。慈悲心是佛教自养活动的精神根基,而布施则是佛教自养实践的突破点,也是慈悲心的行动表现方式之一。菩萨的六度之中,布施第一。〈心地观经〉中说:“及施物,于三世中无...经济之所以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识应具有深刻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  第一,宗教自养的性质决定了它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功能。宗教自养与一般经济活动不同,它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始终以实现自养为宗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5551516.html
  • 印朗同学 予人追思

    “波罗密”。不过,供养也好,布施也好,其对象是富是贫,“功德”是有区别。《心地观经》云:“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谓“三轮清净”布施,功德无量。叁、因具·...霓影焰花命在息,好施克已义仁慈,因足缘具愿竟,卅九英年出坞泥!师到莲邦好作息,余功未竟有他日;秋风无意莲花落,念念无时唯予知! 印朗法师,因恶病魔罗入侵搏攫,如“百肢节内,悉下长钉”,...

    正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1352135.html
  • 无住生心的菩提行

    自生烦恼;至此,则自救不暇,又如何灭度无边众生?   菩萨道要在三轮体空,如修布施,于的本人,所的对象以及布施之物,对此三方面相应于般若空慧,不起执着,故广大施、无尽施,达到布施功德的完成...换言之,六祖由初小悟至最后大悟,都是因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心」的启示。他所悟的是什么?「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生万法!...

    超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5654182.html
  • 天台观心诵经法

    ,文中将诵经观心之法与三轮体空的菩萨之行六波罗蜜结合起来。三轮体空一般是体达、所、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着之相,以布施而言,即指不执着、所及施物三轮。智者所撰的《法界次第初门》说:“若布施时...有许多关于诵经可增长福慧功德乃至开悟的记载。印光大师曾特别说到这一方法,他在《文钞》中说:“不敢荫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悟二...

    心 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41058771.html
  • 浅论舍利崇拜的问题

    中国社会中K期存在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舍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长时间的热情追求,应该还要从宗教的本身去解释。《释氏资鉴·序》说:“释迦之教,慈悲,摄于有情,作众生之福田。为爱河之舟楫故,万物之内...佛事活动之一,由于他是圣物,是神圣的,代表了最高的佛,因此一直受到了朝野上—卜的热情祭拜。唐代法门寺的佛舍利崇拜是最典型的,但他只是代表了具有官方背景下的一种崇拜佛舍利的活动而已,我们也不否认其它...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0163199.html